第181章_如果这是宋史
笔趣阁 > 如果这是宋史 > 第181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1章

  至此“封禅”之礼大成,山上山下齐呼万岁,宋天子独立山巅,前有古人,后无来者,顾盼自雄!

  然后大加恩赏,改乾封县为奉符县;封泰山神为“天齐仁圣帝”;封泰山女神为“天仙玉女碧霞元君”;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《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》。诏王旦撰《封祀坛颂》、王钦若撰《社首坛颂》、陈尧叟撰《朝觐坛颂》,各立碑山下。

  至此东封泰山终于全部圆满结束。

  但是请注意,结束的仅仅是“东封泰山”之礼。前面说过,“封禅”的经典解释是既封“天”,还得封“地”,要做就要做到最好,赵恒当天就下了泰山,第二天就赶到了邻近的社首山,到那里去行“禅地祇”之礼。

  据说这次祭地的形式和过程,跟前一天的祭天差不多。结束之后,按说和中国古代传统中的“对偶”制就差不多了(好比对联和诗文,一切对乘和谐),可赵恒不这么想——我们真正的传统是天、地、人三才合一,现在己经到了山东了,你们说,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了?

  人人面露惧色,低声回答——祭孔……

  对头!孔子己经近在眼前,我们难道能放过他吗?而且曲阜就在兖州的边儿上,就算看在兖州的面子上,也得走这一趟。于是在当年的12月1日,一行人浩浩荡荡在山东地界里拐了个小弯,来到了孔夫子的老家,给老人家加官进爵。

  封孔子为“玄圣文宣王”,封颜回为国公,费侯闵损等9人为郡公,成伯曾参等62人为侯。注意,这样一连串的封下来,赵恒本人是非常不爽的,因为他觉得自己跌份了。

  孔子的文宣王称号早就有了,再封根本就体现不出来宋朝官家曾经到此一游。赵恒的本意是要封孔圣人为“帝”。但是宋朝有太多懂行的高人了,他们说孔子一生都自认是周朝的臣民,周朝最高的是王,如文王、武王,甚至连孔子的终身偶像姬旦也不过是周公,孔子为帝,简直就是大逆不道,是造反。

  于是赵恒只能在文宣王的前面加上了玄圣二字,证明自己比前代的所有皇帝都高。可是后来这个“玄”字大有讲究,才又改成了“至圣文宣王”……大家清楚了吧,所谓的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完整头衔,其中的重要部分就是由赵恒发明且补充的。

  这之后终于天人合一,再无遗憾了,赵恒命令启驾回宫。又用了10多天才回到了开封,整个行程用了47天。这时又一个春节就快到了,新年将近,万象更新,历史的进程会变成什么样呢?从此皇天后土保佑,孔圣人赐福,宋朝会越来越好?

  还是鬼神下界,群魔乱舞,让这个世界加倍的鸡飞狗跳?

  时间进入了公元1009年,宋大中祥符二年,老天爷真的开始照顾宋朝了。在赵恒的国家里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黄河没有改道,四川也没有造反的。一切都好,要想再找这样的日子,只有回到300多年前唐朝的贞观之治,或者唐明皇李隆基的早期。

  相反,党项人和契丹人却都掉进了深渊。

  先说李德明,这孩子现在正过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日子。先说火焰,可真是温暖,他在辽国姥姥那儿得到了策封,还是西夏王。与宋朝也经过讨价还价,双方达成了五点和平协议:

  1,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、西平王;2,每年赐茶两万斤、钱两万贯、银万两、绢万匹;3,给予内地节度使俸禄;4,党项使臣可以带着货物一边出使一边做买卖;5,开放青盐之禁。

  而李德明的回报就是纳表称臣,在宋朝一方,他又姓赵了,叫赵德明。这样他就把党项人的东北方、东南方都稳定住了,不过真可惜,他也有他的西北方,那就是他的海水了——吐蕃人和回鹘人。

  吐蕃人己经是解不开的死仇,而且实在太强。他刚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把潘罗支暗算了,结果潘罗支的弟弟厮铎督转眼间就把党项人赶走,把凉州城又夺了回去。从此之后,李德明用尽毕生之力,以28年的超长光阴,再加上他那个仿佛神魔转世的儿子的帮助,才把凉州城搞定。可那太遥远了,这时他想都不敢想,只能在梦中对着凉州城流口水,纯粹幻觉而已。

  可他却同时对回鹘人也下手了,就在赵恒登泰山小天下的时候,他两次派兵去攻打回鹘人的甘州,结果被人家一顿胖打,灰溜溜地回家。从此之后,也要近24年,还是由他那个儿子替他出马,才把回鹘人的家乡夺下。

  这其间他对宋朝和辽国乖得不能再乖,整整近30年啊,每时每刻党项人都生活在纷飞的战火之中,两处强邻,另两向作战,让他们时刻都有灭顶之灾。可惜的是澶渊之盟之后,辽国和宋朝都彼此圈养了对方,呵呵,成了互相的宠物,不然早就生吞了党项,养得肥了,再去修理对方!

  这时一个问题出现——如果说赵恒是个贵族公子,他天生不爱战争的话,为什么辽国方面,像战争女王萧太后等人中之虎狼也放过了小德明了呢?

  真的是因为当年李继迁娶了辽国的公主,一家人下不去手?开玩笑,真正的原因是李德明的运气太好了,或者说党项人真有兴盛的命运,萧太后就在这段时间里,刚巧死去。

  她就死在公元1009年,而且死之前大开杀戒,让辽国人人自危,等她死了之后,都各自庆幸自己还活着,半点打仗的心都没有了。

  事情从澶渊之盟订立之后说起,萧太后带人回国,迎面就看到了自己春风满面的亲大姐——辽国皇太妃萧胡辇。这时要提一下萧氏姐妹们那位非凡的老爸,前宰相萧思温。他为了保险,把自己三个女儿分别绑在了辽国三位顶级皇亲的身上。

  长女嫁给了太平王,也就是辽穆宗的弟弟,等燕燕的老公辽景宗登基之后,被封为皇太叔,于是她也就成了皇太妃;

  次女嫁给了辽景宗的弟弟赵王,当时赵王在继承人排名上也是相当的靠前;

  三女,就是现在的萧太后燕燕女士了。萧宰相的愿望顺利实现,三重保险终于生效,他成了无可争议的后族第一人。可他想不到的是,他的女儿们的命运也就此断送……

  首先是都没丈夫了,太平王死得最早,长女先守了寡;二女儿的赵王倒是很健康,可惜火力太旺了,争皇位至死不休,基本上就是造反、被抓、放了、再造反、再被抓、再放了的N次循环,没完没了的折腾。可是辽景宗好脾气,比当年的耶律阿保机都能忍,就是不杀他。结果这人就得寸进尺了,在辽景宗病重的时候,他像是习惯性似的又反了一次。

  不过行情变了,萧燕燕走上了前台,二话没说就抓了砍头了事,一瞬间就让二姐进入了寡妇阵容。

  而她二姐真不愧是和她同一个妈生的,相同的血液里一样的强硬泼辣。她没本事起兵为丈夫报仇,可在一次家宴上给三妹下了毒……燕燕没死,死的是她。她三妹亲自下令处死了自己的二姐。

  斩草除根,只剩下了大姐。两人都没有丈夫,从此相依为命,要说明的是萧胡辇基本上是与萧燕燕同等级的人物,她的军事政治能力并不比妹妹低多少。翻阅辽史,辽太妃领兵出征,扫平北方蛮族的记载随处可见。就连死在澶州城下的萧挞凛,都是她的嫡系部下。而三妹对她也另眼相看,萧胡辇在辽国的北方边界驻守,拥有自己的军队部属,俨然女王一般,接受北方各族的朝拜。

  可她却一点都不快乐,自古以来,疯狂工作的女性,几乎都有一个残缺的家庭。萧胡辇比不了她的妹妹,她没有韩德让,没有爱情,所以总是那么的阴郁。可这时竟然满面春风地来迎接妹妹,萧燕燕是多么的高兴!

  可惜,她做梦都想不到,辽国的危机就这样出现了,最强的斡鲁朵和次强的斡鲁朵很快就展开了对决……

  姐姐悄悄地告诉妹妹,她恋爱了。这时萧燕燕都年过50了,胡辇姐姐贵庚几何呢?但燕燕才不管这些,她热烈地祝贺姐姐得到了幸福的第二春。然后悄悄话在继续,请问那个“他”是谁啊?

  萧姐姐甜蜜且羞怯地说出了四个字:“挞览阿钵……”妹妹就皱眉,怎么没听过这个人,他是干什么的?

  “……一个马夫。”

  妹妹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,沉默不语,气压在降低,最后只是意兴阑珊地问:“想玩多久?”

  却不料姐姐的回答竟然是——我要嫁给他!

  石破天惊,萧燕燕跳了起来。这不是疯了吗?和一个年青英俊,体壮力强的马夫谈个恋爱或许是别有情调的,可要嫁给一个低下的奴隶,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,败坏了大辽国的体统,更羞辱了萧家的门楣,尤其是把她震烁古今的萧太后扔到了一个无比羞耻的地步——竟然成了一个马夫的妹妹!

  这绝对不能忍受,哪怕是名义上的也休想!

  萧燕燕的精神状态瞬间回到了当年二姐下毒时的家宴上,她不由分说就把那个销魂的马夫抓来,一顿痛打,然后远远地发配边疆,让他和萧胡辇永远别想见面。做完了这一切,她才转向目瞪口呆,变得冰冷僵硬的姐姐,她郑重许诺,一定会给姐姐找一个文武双全,英俊年少,而且门弟相当的男朋友,完全可以保证会是一个年青版本的韩德让。

  怎么样,这样总会满意了吧?

  萧胡辇选择默默离开,她搞不清这是她的妹妹,还是她的老妈,但她和萧燕燕以及那位早就死了二姐一样,说一不二,心里喜欢的东西一但认定了,就永无更改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